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台北賓館茶室「和館」考察~露地篇


露地ハ只ウキ世ノ外ノ道ナルニ
心ノ塵ヲ何チラスラン
---南方録(露地乃通往心無塵垢的浮世之外)


台北賓館的附属建物「和館」
又名「數寄屋」(すきや)
日本自安土桃山(あづちももやま)時代起
即將茶室稱為數寄屋
顯見台北賓館和館原本是做為茶室之用

數寄屋均面對庭園獨立而建
為主建築之外的附屬建築
其形式源自規定極為嚴謹的
「書院造」(しょいんづくり)建築
但是數寄屋較簡素幽暗
更能反映茶人所追求空無而枯高的心靈境界

台北賓館和館目前室內只能遠觀
無法進入做細部查看
故本次考察以庭院為主要目標


外露地與内露地

露地就是庭院
以中門為界

中門一般門上無屋頂遮蔽
構造輕巧
而外露地門為面對外部庭園
造型氣派
有些講究的庭園
也會使用有屋頂的中門
茶會時亭主會到中門處默迎來客


畳石(たたみいし)

疊石又稱為敷石、延段
一般用於參道、建物門前、洗手蹲踞之前
很多人通行處、或隱喻為渡橋
增加庭院的變化與趣味性



飛石(とびいし)
露地中的石頭兼「用」與「景」的功用
茶道講究以心傳心
因此盡量以暗示手法代替語言
茶會前 主人會澆濕飛石及植栽
表示準備就緒
客人自行進入大門
順著飛石指引的方向前去茶室


蹲踞(つくばい)

蹲踞是進入茶室前要用的
洗手缽(手水鉢 ちょうずばち)
洗去浮世紅塵之意
是露地中重要的元素

台北賓館和館的蹲踞是素樸的前缽形(向う鉢)
蹲踞、前石(まえいし)大致沒有太大問題
手燭石(てしょくいし)、湯桶石(ゆおけいし)
修復時沒有採用平面石頭
無法放置手燭及湯桶
是為敗筆


ごろた石
有堆疊方式的要求
非隨意散落
且白色石頭較適宜用在枯山水


石燈籠

石燈籠一般位於蹲踞後方
或露地角落
這裡位置雖然正確
但型式不對


入口役石

貴人口役石
有沓脫石(くつぬぎいし)、二番石、三番石、飛石
每塊石頭均有規定的高度及高低差
但此處最大問題是
役石旁的長草
一般因為會弄髒和服下襬或足袋
役石旁即使有草
幾乎也有如青苔一樣地短



植栽

進入中門前之外露地植栽
高中低植物交錯 有明亮感
進入中門後的內露地植栽
樹木茂密 有幽靜感
這裡己經到了茶室入口
似乎仍然大敞天際線


床間(とこのま)

一般掛軸一幅或三幅
二幅雖然也有
但多幅時 裱製法應為相同的一套

茶花

看起來頭角崢嶸
缺乏主題
花器不符
高度太高
毫無意境


榻榻米排列法


不符茶室的鋪排法

茶室榻榻米因牽涉到腳步的運行
所以不能隨便拼圖填空


茶庭

茶庭中不會有惱人的瀑布聲
一切回歸大自然的樂音
面對心靈中的真我


六月六日(六)適逢台北賓館大開放日
屆時我會為台北賓館導覽志工講解茶庭
歡迎旁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