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利休百首21-30

作者 東吳大學推廣部日本裏千家茶道教室 祝曉梅
相片 by陳建廷




021.
寬口茶入,可以大杓大杓地挖出茶粉,
窄口茶入,只能一點一點地掏出茶粉。
茶人心思細密,同樣舀出茶粉的動作,
因容器開口大小而區分使用「汲む」或「掬う」。



022.筒茶碗深き底よりふき上がり 重ねて内へ手をやらぬもの
(筒茶碗自底往上擦 不會重回底部擦拭)
寒冬使用的筒茶碗,為保持溫度呈瘦長形,
不像一般茶碗先擦邊緣再擦碗底,是從底部往上擦,
如此茶碗較不容易降溫。





023.
茶巾放在點前席備用太久,可能會自然風乾,
此時只要在倒空茶碗時殘留水珠一兩滴,再放入乾茶巾,
就會變成所需的洽當溼度。






024.
炭手前中對於炭的置放有諸多規定,其目的不在追求優美造型,
若無法沸水就稱不上是好炭形。此點與黑貓白貓論有異曲同工之趣。





025.
「炭所望」時,會讓客人置炭,但是最後點燃薰香的動作,一定是請亭主完成。
因為工作若全部都由客人做完,主人似乎毫無用處,
處處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對方的心情,這就是茶道的奧義。


026.炭つがば五徳はさむな十文字 縁をきらすな釣合を見よ
(置炭不夾五德 不置十字形 間隙不過大 恰當適稱)
撐高茶釜的鐵架稱為五德,炭不可夾著五德的支腳而放,
也不可將胴炭及管炭放成十字形,炭的間隙不可過疏,
這些都不利通風或炭火的流竄,應恰當適稱。




027.
初炭時所置枝炭,後炭時雖只剩殘骸,但不需做整理,繼續添置餘炭。
枝炭的殘燼必須用特別的細網,才能去蕪存菁,動過之後就會更難處理。





028.
有時失手之下,白炭掉落,不可拾起再用,
需重新放一枝新的白炭進去。





029.
與24首同意。置炭時當然應該遵循所學規範,然炭手前之第一要義為沸水,
若無法做到則毫無意義。





030.
風爐因為灰形較易崩坍,所以初炭時不做拜見,後炭時才會趨前觀賞。
但即使沒有走到亭主位置去看,也要懷著從座位上遠遠觀賞的體貼用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