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利休百首11-20

作者 東吳大學推廣部日本裏千家茶道教室 祝曉梅
相片 by陳建廷



011.
濃茶因為過程較繁複,我們常常會只注意流程或手法,
卻忘了泡茶的本質是要呈出好喝的茶待客。







012.
濃茶加的熱水溫度本來就較低,要趁熱快速泡好呈上,
但不可因為搶時間而使茶湯發泡或殘存顆粒。





013.
從嘗試錯誤中,了解如何調整茶粉份量、水溫控制、水量多寡,
終能掌握訣竅,泡出好茶。





014.
茶粉舀入茶碗後,茶杓上總是或多或少地沾有茶粉,
此時拿茶杓輕敲碗緣的動作應輕柔小心,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茶碗裂痕。
只要以拇指、食指、中指輕輕地拿著茶杓,就不容易出過多力氣,
捏得太緊表示肌肉緊張僵硬,力量控制就會失準,
平常在練習時就要養成輕鬆持茶杓的習慣。





015.
中繼(中次)茶棗或濃茶的茶入,無須以半月方式拿取,要從側面橫向拿。
另外中繼及茶入的蓋面為平面,故茶杓以水平狀放下。





016.
移動茶棗時,從上方拿取,食指伸直,以其他4指拿住茶棗,
右手虎口與蓋面之間出現宛如一彎半月的空間,因而得名。





017.
薄茶器茶棗中,有的為素面,稱為真塗茶棗,但大部分都有花樣或文字,
有些設計從蓋面至罐體花紋一氣呵成,此時亭主及或客人就要注意開闔茶棗時,
上下紋樣要連續。


018.肩衝は中次とまた同じこと 底に指をばかけぬとぞ知れ
(肩衝與中次又有共同點 手指不碰底部)
肩衝茶入與中次茶棗均有突出上緣,在使用時亦有相同之處。
這裡紀錄,拿取時手指不碰底部。
但現在清潔肩衝茶入時,小指會抵住瓶底,以免滑落。
因此有些動作,並非一成不變,還是會與時俱進的。


019.文琳や茄子丸壺大海は 底に指をばかけてこそ持て
(文林、茄子、丸壺、大海等 取時要以手指抵住底部)
文林、茄子、丸壺、大海等茶入,都是矮短扁平凸肚的造型,
在拿取時,應以手指抵住瓶底,較為安全。


020.大海をあしらふ時は大指を 肩にかけるぞ習ひなりける
(拿取大海茶入 需以拇指拿肩部)
大海茶入因造型扁平,取放法與平棗手法相同,
需以拇指按住肩部,而非按住蓋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